“舞起来,跟着心跳的节拍,男和女、老和少都尽情摇摆……”走进汇川区高坪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堂堡社区的老年学校舞厅,13位“银龄”志愿服务队成员随着音乐排练舞蹈《舞动中国》。
2019年以来,高坪街道的这支“银龄”志愿服务队依托其成员吴久发成立的舞蹈工作室,吸纳退休干部到学堂堡社区教群众跳舞唱歌,组建舞蹈队,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居民张启琼对此深有体会 :“退休干部教我们跳舞,身体和精神都越来越好!”
高坪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彭明芬说 :“我们这支队伍,不仅强健身体、丰富生活,还帮大家链接就业渠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坝坝舞聚起人心,传递党的政策,让搬迁群众真正在城市扎下根来。”
展开剩余70%这支“银龄”志愿服务队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定期组织成员开展红色宣讲,那些亲历过峥嵘岁月的老党员、老模范,将党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和身边的发展巨变,化作一堂又一堂生动的“微党课”,用饱含深情的讲述,让红色基因在社区、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传。
针对社区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寒暑假期间青少年看护与兴趣培养的“空窗期”,“银龄”志愿者们主动请缨,开设公益书法课堂。这不仅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更在老少互动间架起了代际沟通的温馨桥梁。
而在高桥街道兴洲坝社区,“团结里”的“邻里乐”“银龄”志愿小分队让“老有所为”深度融入社区脉络。
77岁的刘丽芬退休后闲不住,主动加入这支队伍。她与其他退休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志愿小分队,穿梭于汇川区第十一小学周边的书店、文具店之间,耐心向经营者宣讲“扫黄打非”知识,引导抵制非法出版物。同时,不忘对校园周边流动摊贩普及垃圾分类与安全知识,用心守护清朗成长空间。
刘丽芬坦言 :“社区需要老同志发挥‘中间人’作用,能协调沟通,还能服务大家,这让我很充实。”
志愿服务的温暖不止于此。前期,社区通过“微行动”向居民收集“微心愿”清单,根据实际情况,“银龄”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帮助许愿者完成“微心愿”。
罗子轩是汇川区第十一小学学生,家住兴洲坝社区,他在社区收集心愿时许愿想要一盒水彩笔。得知后,“银龄”志愿者便将爱心物资与寄语信送到小朋友手中,点亮了他的“微心愿”。
在“银龄行动”催化下,汇川区老年群体由被关怀的对象,变为社区建设举足轻重的主体力量。
如今的汇川,“银辉”处处生辉——全区26支“银龄”志愿服务队,1000余名“银龄”志愿者如星火遍布,从医疗义诊到普法宣传,从调解邻里纠纷到守护社区安全,从红色宣讲到文化传承,服务半径持续拓展,服务形式日益多元。他们以行动证明:被需要的热情永不退场!
来源:聚焦汇川
编辑:杨露丨责编:伍韵丨编审:陈骞民信配资端
发布于:北京市华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